行测揭开因果文段的“神秘面纱”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行测揭开因果文段的“神秘面纱”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行测主旨观点题仿佛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总是挡在我们和成绩之间。一提及主旨题型,许多同学都会感到无从下手。然而,只要我们掌握了行文脉络,就能够轻松解答这类题目,就像是找到了破解谜团的金钥匙。今天,中公教育就带大家一起探索“因果文段”的行文脉络,让我们一起揭开主旨题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因果文段呢?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文段:它们以因果关系为主线,将一系列的事实、观点、理论等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链条。这种以因果关系为主要线索的文段,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果文段”。在这类文段中,我们可以经常看到一些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如“因此”“所以”“正因如此”等。

那么这类文段又该如何进行分析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两道例题。

【例1】传统的史学研究,由于其对象大都是“不能说话的”档案和文献资料,因而在研究过程中,它们只是扮演“法官”角色的研究者们审判的“被告”,而这个被告在法庭上没有任何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所以,不同的“法官”由于其使用的审判规则不一样,尽管这个规则非常科学和准确,造成对相同问题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运用同样的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却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B.运用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应当谨慎,而不能武断

C.研究历史还应注重运用“能说话的”史料

D.应当制定统一的规则来规范对档案和文献资料的研究

【中公解析】A。文段首先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法官”和“被告”的形象分析了传统史学研究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间的关系。然后以“所以”引出文段的结论一—“由于其使用的审判规则不一样…对相同问题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A项是对这一结论的准确复述。B项,造成研究结果不同的原因是研究者审判规则不同,而并非研究者武断,“应当遳慎,而不能武断”无法得出,排除。C项,“能说话的”史料文段末涉及,排除。D项,由“这个规则非常科学和准确”可知,文段并非批判规则不统一,而是强调相同材料不同结果这一现象的正常,排除。故本题选A。

【中公点拨】如果文段先分析原因,再基于此原因得出结论,并且这个结论是作者的主观想法,那么这篇文段的重点就在结论,我们只需对这句话同义转述即可。换言之,在这类文段中,“果”是重点。

除了这种“原因分析+得出结论”的文段外,因果文段还有哪些类型呢?让我们再来看一道例题。

【例2】群租房问题是个老问题,群租房存在社会治安、消防安全隐患和扰民等问题,所以群租房加强管理和整治十分必要。但如果将群租房“一棍子打死”,不仅造成了住房资源限制和浪费,也可能会“误伤”低收入人群的生存权和居住权。值得一提的是,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权比杜绝群租房更重要。因此,政府及住建部门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综合治理群租房的同时,将主要力量花在加大廉租房建设上,使这项惠民政策惠及到更多的人群。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的是:

A.群租房治理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管理和解决方式

B.综合治理群租房乱象的同时,需切实加大廉租房建设

C.群租房治理应考虑到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权问题

D.群租房有利也有弊,一味杜绝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中公解析】B。文段首先指出群租房是个老问题需整治,但整治方式不能“一棍子打死”,否则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那应该如何解决呢?最后文段以“因此”对前文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住建部门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将主要力量花在加大廉租房建设上...”B项是文段提出对策的同义转述。ACD均是结论句之前分析的内容,非重点排除。故本题选B。

【中公点拨】如果文段先指出问题,再由“因此、所以...”针对问题提出解决之策,那么重点就解决问题的对策,我们只需对这句对策句同义转述即可。在这类文段中,“果”依然是重点。

通过上面这两道例题,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种常见的因果文段的类型:(1)原因分析+得出结论;(2)问题分析+提出对策。在这两类文段中,无论是“得出结论”还是“提出对策”,都属于作者的主观观点,因此这两类文段的重点都是在“果”的部分,我们只需要对“果”的内容进行同意转述即可。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因果文段中“果”都是重点呢?下面是因果文段中的另一种形式,重点在“因”的题目。

我们还是一起先来看一道例题。

【例3】莫高窟是古代先民聪明智慧的结晶,莫高窟选址在戈壁荒漠的绿洲之中,体现了佛教与世俗隔离、与自然融合的思想,洞窟依山面水,河水滋润着莫高窟周围的绿树,形成了独特的清幽风光。莫高窟呈蜂窝状排列的洞窟处不超过40米。冬季,从西边刮来的风沙经窟顶而过,吹不到洞窟;夏季,对面的三危山又成了天然屏障,使东边刮来的风沙无法威胁到洞窟。这样,莫高窟便成了干燥区域里一个最安全的地带。正因如此,莫高窟虽经千年,仍完好保存了11个朝代的492个洞窟及大量的壁画和雕塑,为世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莫高窟设计建造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B.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

C.莫高窟及其中壁画完好保存的原因

D.莫高窟的自然环境和独特清幽的风光

【中公解析】C。文段为因果结构,首句指出莫高窟蕴含着先民的智慧和思想,接着分别介绍了莫高窟的外在环境和洞窟的结构,最后由“正因如此”得出客观事实,这样一个干燥地带才使得莫高窟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文段重点在于莫高窟历经千年仍保存完好的原因。C项是文段重点内容的同义转述。A、D两项为结论之前思想和外在环境的分析,非重点,排除。B项“重要价值”是莫高窟完整保存之后所带来的影响,非重点,排除。故本题选C。

【中公点拨】如果文段先分析原因,尾句由“因此、所以...”得出客观事实,这里的客观事实并非作者的主观想法,则文段的重点在客观事实背后的原因。换句话说,在这类文段中,“因”是重点。

我们可以再来总结出第三种常见的因果文段的类型:原因分析+客观事实。在这类文段中,“果”的部分并不是作者的主观观点,而是客观事实的描述,因此重点就并不在“果”了,而是事实背后的原因。

通过行文脉络的分析,我们就像是揭开了因果文段的神秘面纱,找到了解开谜题的金钥匙。只要熟练掌握这些行文脉络,大家在主旨题的战场上就能游刃有余,轻松取得胜利!让我们一起拿起这把金钥匙,开启主旨题的宝藏之门吧!加油!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师村官公益岗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村官考点赢-农村工作知识-农村土地承包法

免费
¥ 10.9

村官考点赢-农村工作知识-“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

免费
¥ 10.9

村官考点赢-地理常识-自然地理

免费
¥ 10.9

村官考点赢-法律-刑事诉讼程序

免费
¥ 10.9
查看更多
会员特惠专区

2024年宿州灵璧县韦集镇乡村振兴专职人员招聘2人-笔试在职班

658
¥ 780

2024年宿州埇桥区公开招聘村级“选青”后备干部214人-笔试在职班

558
¥ 680

2024铜陵市郊区老洲镇村级乡村振兴专干、后备干部招考11人-笔试在职班

858
¥ 980

2024年淮南潘集村干部和社区工作者招聘43人-笔试在职班

958
¥ 1080
查看更多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