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行政执法行测常识判断:毛泽东诗词考点整理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4上海行政执法行测常识判断:毛泽东诗词考点整理

在行测常识判断中时常出现有关文学常识的考查,其中涉及毛泽东诗词相关内容的出现频率较高。中公教育在此将有关知识点做出汇总,方便大家记忆和理解。以下是相关知识点介绍:

一、毛泽东诗词的发展历程

毛泽东诗词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土地革命战争之前(1893-1927)

2、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1927-1934)

3、长征期间(1934-1936)

4、全面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

5、新中国成立之后(1949-1976)

二、常见考察的毛泽东诗词及其背景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12月,处于国民大革命时期,革命形势高涨,相继发生了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毛泽东当时被推选为国民党宣传部部长,并且还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在当年秋天去广州主持工作途中途经长沙,在游览橘子洲时写下了本首作品。这首作品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1日。

《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毛泽东于1927年9月秋收起义后创作的一首词。这首作品的背景是大革命失败,中央“八七会议”决定要在湖南举行农民起义,毛泽东作为特派员前往长沙筹备和策划起义。起初攻打大城市长沙并不顺利,毛泽东及时调整了战略转向了农村,在前往井冈山的路上写下了这首作品。这首作品概述了秋收起义的情况,通过对当时农民生活惨况的描写揭示了暴动的原因及正义性。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西江月·井冈山》是毛泽东于1928年创作的一首词。该作品的背景是第二次反“围剿”中的关键战役“黄洋界保卫战”,是其许多关于革命战争题材中最早的作品,热情歌颂了井冈山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是毛泽东于1929年创作的一首词。在当时毛泽东的生活和工作并不顺利,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落选、游击战术被批判为“流寇主义”、党对军队的领导理念被批判、身患疟疾,在福建上杭县城临江楼养病时恰逢重阳佳节,毛泽东有感于景色反而激发出了极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写下了这首作品。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于1935 年 2 月创作的一首词。当时经过遵义会议,毛泽东已经成为三人军事领导小组的一员,为了顺利摆脱敌军进行了四渡赤水。在二渡赤水,折回遵义,重新跨越娄山关之后,红军遭遇了追兵并且将其击退,控制住了关键的这座雄关,使得长征顺利进行。在战后,毛泽东写下了这首作品。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 年 9 月创作的一首词。岷山位于四川和甘肃边界,翻越岷山意味着长征即将迎来胜利,在翻越岷山之后,有感于曙光在前,胜利在望,毛泽东写下了这首作品。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创作的一首词。在翻越岷山经过甘肃南部到达宁夏六盘山后,红军击退了堵截的敌军,并于当天翻越了六盘山,这是长征期间内翻越的最后一座山。在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写下了这首作品。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创作的一首词。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在117天的东征战役中毛泽东和东征总部人员在吕梁市石楼县停留了19天,并在此写下了诗篇《沁园春·雪》。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创作于1949年4月23日的一首诗。1949年4月21日-4月23日进行了渡江战役。在23日晚听到三野占领南京后毛泽东写下了这首作品。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到韶山》是毛泽东于1959年6月25日创作的一首诗。在回到了阔别了三十二年的家乡后,毛泽东回到了韶山学校并与师生畅谈,在当晚毛泽东兴致勃勃写下了这首作品。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于1965年5月创作的一首词。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建立了第一个根据地。1965年5月,毛泽东巡视南方时,途经了湖南长沙的韶山、三湾、井冈山,在井冈山居住了7天,并于5月25日写下了这首作品。

考查方式:毛泽东的诗词内容和背景考查方式有两种:

记忆型考法,考查诗句内容和时间阶段对应,直接在题干中设问:以下哪些诗句创作于长征期间内?描写了解放战争的诗句是哪些?

理解型考法,考查时代背景,在题干中设定一种环境,需要学生自行判断题干中属于哪一个时期,然后去对应相关作品诗句。

试题练习

(多选)下列诗词反映长征史实的是( )。

A.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B.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C.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D.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中公解析】答案选D。A选项属于《西江月·井冈山》创作于1928年第二次反“围剿”时期;B选项属于《清平乐·会昌》是毛泽东在1934年7月在会昌登山后创作的作品;C选项属于《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在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之后创作的作品;D选项属于《七律·长征》是1935年9月毛泽东在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创作的作品。故本题答案为D。

【考点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毛泽东诗词作品。大家备考时,按照时期去整理和记忆毛泽东的作品,并且可以结合历史背景加深理解。毛泽东诗词考查时,记忆型内容为主,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平时多积累。


(责任编辑:李明)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2025公务员考试-公考常识必背3000题

免费
¥ 1

公务员考试申论批改-片段版

免费
¥ 199

公务员考试申论批改-单题版

免费
¥ 399

公务员考试申论批改-套卷版

免费
¥ 599
查看更多
会员特惠专区

梁春玮带你库库刷-资料必考-题型-专项拔高

47
¥ 99

2025年重庆省考面试

178起
¥ 300起

2025年安徽省考面试-院长定制班小班私教

478
¥ 600

2025年安徽省考面试-驻地明 师定制班

478起
¥ 600起
查看更多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