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贵州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1270人公告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2022贵州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1270人公告

 

三支一扶公告汇总
三支一扶考试资讯enlightened 三支一扶备考技巧enlightened 三支一扶考试题库enlightened

三支一扶备考锦囊mail

三支一扶考试科目mail 三支一扶考情政策mail

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 人力资源社会部等十部门关于实施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21〕32号)、《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党办发〔2017〕4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将2022年贵州省“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公告如下。

一、招募名额

2022年计划公开招募“三支一扶”人员1270名,安排到基层单位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具体岗位见附件1。

二、招募对象及条件

(一)招募对象

2020年至2022年毕业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报名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的岗位,高级工班毕业生可报名学历要求为大学专科的岗位。

(二)招募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纪守法,思想政治素质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身体健康,有志于从事基层工作,有较强的吃苦和奉献精神,能胜任基层工作。

3.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91年6月23日及以后出生)。

4.符合招募岗位所需的资格条件。

5.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以下人员不得报考

1.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含试用期人员)。

3.仍在岗服务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人员,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

4.不符合招募对象、招募条件或岗位所需资格条件的人员。

5.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

6.法律法规明确不得报考的人员。

三、招募方式及程序

(一)发布公告(6月14日至6月22日)

在“贵州人力资源社会网”(rst.guizhou.gov.cn)、“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pta.guizhou.gov.cn或219.151.4.99)发布公开招募公告。公告时间从2022年6月14日到2022年6月22日。

(二)网上报名并确认参考(6月23日至6月25日)

本次报名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免交报名费。报考人员于2022年6月23日9:00至6月25日17:00期间进入“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pta.guizhou.gov.cn或219.151.4.99),通过“2022年贵州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专题网页”链接登录报名系统,按专题网页提示的报名程序注册、填写并确认报名信息。每位报考人员只能报考一个岗位,报名一经网上审核通过后,则不能更改。

报考人员须仔细阅读疫情防控告知暨承诺书和《确认参加考试承诺书》,并在网上报名系统中签署确认,凡报名后又弃考的人员,以后不得再次报考我省“三支一扶”计划,并记入“三支一扶”考试诚信档案库。

提示:①报考人员在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照片或因审核未通过重新修改报名信息后,都必须点击“报名信息确认”提交报名申请。②提交报名申请后,报名信息将被锁定,在审核单位进行网上审核之前将不可再修改。请务必认真核对自己的报名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交报名申请。③在报名截止时间(即2022年6月25日17:00)前未点击“报名信息确认”提交报名申请的报考人员审核单位无法审核其报名信息,即视为自动放弃报名,导致报名失败。

(三)网上审核(6月23日至6月26日)

网上审核时间为2022年6月23日9:00至6月26日17:00,由招募单位所属县级人力资源社会部门根据所辖报考人员网上填报的材料,对照招募范围及条件,在网上进行资格审核,并在24小时内审核确认报考人员是否具有报考资格。资格审核不合格人员,在报名期间(2022年6月25日17:00前)可修改报名信息并重新确认。2022年6月25日17:00至6月26日17:00期间,报考申请未审核的,不得再修改任何报名信息;审核未通过的,视为报名失败。2022年6月23日至6月24日期间每日16:00后,将在“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上公布网上审核通过人数为零的岗位,供报考人员参考。本次考试不设开考比例,网上审核通过人数与本岗位计划招募人数比例未达到3:1的,按照实际人数开考。报名结束后,如确认岗位无人报考,将相应减少或取消该岗位招募计划。

岗位信息及网上报名技术咨询电话:见附件1岗位表联系电话。

(四)打印笔试准考证(7月11日至7月14日)

报名的考生,在2022年7月11日9:00至7月14日17:00期间登录“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按照网络提示打印本人准考证。

(五)笔试(7月16日)

全省设9个笔试考区,原则上设在本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省人力资源社会厅负责笔试命题、制卷、阅卷;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部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负责本辖区内笔试考务工作的具体实施。

笔试为闭卷考试并统一考试科目。笔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分值为150分)。笔试时间为2022年7月16日上午9:00至11:30。笔试地点及注意事项详见《笔试准考证》,考生须同时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和《笔试准考证》参加笔试。

(六)划定最低笔试合格分数线

笔试成绩于8月中旬在“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公布。省人力资源社会厅根据岗位报名情况和笔试分数统一划定最低笔试合格分数线(对贵州省乡村振兴三类县中的66个脱贫县<含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单独划线),进入资格复审人员笔试成绩不得低于最低笔试合格分数线。

(七)资格复审

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局根据笔试成绩,按单个岗位参加资格复审人数与该岗位招募计划数3:1的比例从到低分确定进入资格复审对象,若最后一名笔试成绩并列,则同时进入资格复审。单个岗位参加资格复审人数与该岗位招募计划数未达3:1比例的,按实际取得有效笔试成绩的人数确定进入资格复审人员。进入资格复审人员名单、具体时间、地点及要求由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局在部门官方网站上向社会公告。

资格复审考生须持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笔试准考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毕业生可持毕业生就业推荐表)、《2022年贵州省招募“三支一扶”人员报名信息表》、本人近期一寸正面免冠同底照片3张以及岗位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证书(证明)等原件及复印件到市(州)指定地点进行现场资格复审。国有企业在岗人员还须持具有人事管理权限部门出具的同意报考证明。留学人员还应持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属脱贫人口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县级乡村振兴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属易地搬迁人口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生态移民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户籍证明可提供户口簿复印件。

经复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进行资格复审的考生,取消其进入下一环节资格,该岗位空缺人数在递补复审期内按笔试环节成绩由高到低依次递补。招募单位24小时内无法联系到复审递补人员的,视为递补人员自动放弃。经资格复审,复审合格人数与招录计划数达不到要求的,按规定减少或取消招募计划。    进入资格复审的考生须关注复审相关公告,如因未阅读公告或错填联系电话、关闭电话、更换电话号码等导致无法联系未参加复审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资格审查贯穿招募全过程,在各环节发现报考人员不符合招募条件或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取消招募资格。

(八)面试

面试人员为资格复审合格人员。面试人员名单、时间、地点由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局在部门官方网站上向社会公告。面试由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局自行组织实施,全省设9个面试考区,原则上设在本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面试总分100分,低于60分的取消招募资格。面试成绩由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局在部门官方网站上公布。

(九)总成绩计算

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

总成绩=笔试成绩(折算为百分制后)×60% +面试成绩×40%。

笔试、面试成绩和总成绩均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同一岗位考生总成绩名次出现末位并列的,笔试成绩高的考生进入下一环节。

(十)体检、考察

在面试合格考生中,根据总成绩按岗位1:1的比例从到低分确定体检人员。进入体检人员名单、具体体检时间、地点和体检要求由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局进行公告。体检按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有关规定执行。体检费用由考生自理。脱贫人口、城乡低保对象和家庭经济困难的2022届毕业生可免收体检费,具体由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局统筹实施。

体检合格进入考察环节的人员如实填写《招募人员审批表》,由报考单位所属县人力资源社会局委托考生所在高校、单位(或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村、居民委员会),对考生的思想修养、政治表现、能力素质、遵纪守法及学习工作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并加盖公章。

(十一)公示

经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合格的考生,确定为拟招募对象,由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局在部门官方网站上向社会进行为期7个工作日的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间查实有严重问题影响招募录用的,取消录取资格。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录取,待查实并作出结论后再决定是否录取。

(十二)签订协议

公示期满后,市(州)人力资源社会局报省人力资源社会厅审核备案,由省人力资源社会厅统一下发招募录取通知。县级人力资源社会部门组织招募人员与服务单位签订《贵州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协议书》。

(十三)空缺职位补充招募

根据今年“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工作任务和空缺职位情况,视情况开展空缺职位补充招募工作。具体见补充招募公告。

四、政策

参见《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 省人力资源社会厅等十一部门关于实施贵州省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通知》(黔人社发〔2021〕9号),相关政策如有调整,按新政策执行。

五、相关提示

(一)请考生在网上报名时留下常用电话并在报考期间保持通讯畅通。因考生未及时查看相关通知信息或通讯不畅造成的后果,由考生自行负责。

(二)本次招募不指定考试范围和考试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任何培训班。敬请广大考生警惕慎防上当受骗。

(三)服务期间因各种原因解除服务协议、未能完全按规定时间履行服务、服务期满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员,不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四)因疫情存在动态变化,考务工作可能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作出相应调整。请考生密切注意“贵州人力资源社会网”(rst.guizhou.gov.cn)、“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pta.guizhou.gov.cn或219.151.4.99)和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网等有关网站公布的招募信息。招募工作未尽事宜,由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厅商有关单位研究确定。本《招募公告》解释权属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厅。

    政策咨询电话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厅(0851)85837274

贵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局(0851)88129016

遵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局(0851)28663619

六盘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局(0858)8269185

安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局(0851)33526374

毕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局(0857)8296125

铜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局(0856)5237723

黔东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局(0855)8234360

黔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局(0854)8260037

黔西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局(0859)3912991

点击下载>>>

2022年贵州省“三支一扶”计划岗位表

贵州省乡村振兴三类县中的六十六脱贫县(含二十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厅等十一部门关于实施贵州省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通知

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厅

贵州省教育厅

贵州省财政厅

贵州省水利厅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贵州省医疗局

贵州省乡村振兴局

共青团贵州省委

2022年6月14日

原标题:2022年贵州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 计划招募公告

文章来源:https://rst.guizhou.gov.cn/xwzx/gggs/202206/t20220614_74905443.html

备考咨询

三支一扶政策enlightened 三支一扶待遇enlightened 三支一扶报名时间enlightened
三支一扶条件enlightened 三支一扶发展方向enlightened 三支一扶好考吗?enlightened

    

(责任编辑:王宇航)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考试三支一扶jd文职国企医疗招聘/医药护资格公检法基层服务银行/农商行军人考试新职业/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副业兼职/理财/软技能学历提升/考研语言/建工财会经济
省考国考选调生公选遴选乡镇公务员国考金监局国考证监会国考人民银行
更多0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