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学习理论观点对比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四大学习理论观点对比

对于教育学部分的课程一章,授课的过程中发现,大家非常容易出现混淆,现对这一知识点进行简介。

一、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1.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布鲁纳

主要观点: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最有价值。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要与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相一致,因此在编制学科课程时,要依据学习者的思维发展水平,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编制课程。

考情:主要考察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口诀为“(纳)哪来结构”

2.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巴格莱

主要观点:①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②学科课程是向学生提供经验的方法;③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以学科课程为中心。

考情:主要考察代表人物匹配,以及课程内容为“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

3.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赫钦斯

主要观点: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永恒学科”是课程的核心。(经典知识,数学、拉丁文)

考情:主要考察代表人物及“新三艺”的内容

二、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1、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杜威

主要观点: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强调教学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因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且强调与社会联系,以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组织课程教材,如杜威所说的“在做中学”。(以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作为基础)

考情:主要考察代表人物,以及课程的核心是以经验为中心

2. 存在主义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奈勒、萨特

主要观点:确定课程时应该按照学生的需要确定,反对固定的课程。

考情:考察代表人物以及“学生的需要”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

主要观点:社会是课程的核心,课程应该以建设新的社会秩序为方向。课程知识应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反思。社会问题而非知识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社会群体应参与到课程设计中。

考情:主要考察“社会问题”是课程的核心

四、后现代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多尔

主要观点:多尔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

考情:考察“4R”,一般多选题出现

五、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罗杰斯

主要观点:课程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情景。他们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本性和需要。因此,人本主义课程又称为人性中心课程。

人本主义者要求将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主张课程要适合学习者的内部和外部的需要,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贯彻“适切性”原则,实质上倾向于学习者中心。人本主义者认为,教学是教儿童,不是单纯教教材,要展开真正的学习,儿童必须参与教学过程。有意义的学习只是在教材同学生自身的目的发生关系,由学生去认知时才能产生。因此,课程内容的组织应密切注意适合学生的生活、要求和兴趣。人的本质需求和感受

考情:人本主义考察课程以“人”为核心

六、古德莱德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古德莱德

主要观点:

一、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与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二、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课程;

三、领悟的课程指的是任课教师对正式的课程所领悟而形成的课程;

四、运作的课程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所实际实施的课程;

五、经验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实际上体验到的东西。

考情:主要考察五类课程的涵义

更多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考点,可查看中公教师网-教育心理学频道。

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公教师考试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我要过面试”获取试讲教案(含音频)+答辩+结构化解题思路

心理学考点讲解: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网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