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游戏教育理论
皮亚杰认为游戏阶段理论中游戏的发展与儿童的认知发展相一致的。不同游戏阶段代表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水平,提出三种阶段的游戏理论。
1.练习性游戏
练习性游戏也称为感觉运动游戏,是儿童产生最早的一种游戏形式,与感知运动阶段相对性。这个阶段的游戏最初是通过自己的身体作为游戏的中心,逐渐地会摆弄与操作具体物体,并反复练习已有动作,从简单的、重复的联系中,尝试发现、探索新的动作,从而使自身获得发展。例如:小孩子会地把玩具扔在地上再捡起来。
2.象征性游戏
象征性游戏又称符号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典型的游戏形式,与前运算阶段相对应。这个阶段的游戏中出现了象征物,儿童把一种东西当作另一种东西来使用。比如:过家家时,用树枝代替筷子。
3.规则性游戏
规则性游戏是7—11岁的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带有竞赛性质的游戏,与具体运算阶段相对应。规则游戏是以规则为中心,摆脱了具体情节,用规则组织游戏。例如:跳房子、跳皮筋、下棋、打牌等。
辨析:
1.游戏中,儿童把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马骑,这种游戏是()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解析:B。“棍棒当成注射器、椅子当马骑”都是讲一种东西当作另一种东西来使用,属于象征性游戏。
解析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qgjsks
回复“时政热点”即可查看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回复“教育理论”即可查看教师考编两学各章节练习题
回复“结构化面试”获取结构化面试七大类型试题答题思路及试题解析
注:本文章用于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版权为“中公教师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公教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