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情感的分类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情绪、情感的分类

一、考情分析

生活中我们常常谈论到情绪或是情感,那么情绪和情感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东西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情绪和情感他们各自的分类。

二、知识解析

(一)情绪

根据情绪的状态不同,可以把情绪分成以下三类:心境、激情、应激。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

一般来说,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把心境叫做心情。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所谓长期性是指这种状态持续时间比较长,所谓弥散性是指,它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对象,但是却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最近心情不好,有点丧”,可是为何心情不好?可能并没有什么具体原因,但是却能方方面面都在“丧”,吃不下,睡不好,工作没有动力等等,而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心境。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由定义也可知激情与心境不同,首先是短暂、爆发的,其次由一些特定的人、事、物引起。比如中了彩票,此时爆发出来的欣喜若狂,就是属于激情,而且同时还能伴随一些外显行为动作,如手舞足蹈、怒发冲冠。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好多,比如考试得了100分、范进中举、突闻噩耗等等,一般都是属于激情。

3.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的特点与以上两种不同,我们来抓住关键词,“出乎意料”、“高度紧张”等,比如开车途中突然有只猫跑过,紧急踩下刹车,这时就属于意外情况、高度紧张——应激。人在应激情况下还可能有两种不同的反应,急中生智或是惊慌失措。

(二)情感

情感的分类也可分成三种: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1.道德感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一般与道德行为或是道德事件相关,比如小明见义勇为,之后产生的自豪感。道德感还包括爱国感、责任感、正义感、荣誉感等等。

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因此一般是与智力活动、求知欲、好奇心等相关的,比如小红解开了一道困惑已久的数学题,产生的满足与喜悦,这便是属于理智感。

3.美感

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包括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三类。美感自然与我们的审美相关,如看见“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大草原,产心旷神怡的情感,便是属于美感。

三、题目练习

小明帮助同桌解开了一道物理难题,感到愉快,这是情感类型中的( )。

A.美感 B.理智感 C.道德感 D.应激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情感的分类。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项A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选项B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选项C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选项D属于情绪的状态,是指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题干中小明因为帮助他人而感到愉快,乐于助人,属于道德感,故答案选C。

以上就是情绪、情感的分类,希望对大家备考教师招聘考试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梁春玮
行测理科

深耕数资13年,方法技巧多

尚迎春
面试

经验丰富,重点突出,面试明师

刘婉婷
面试

深耕面试8年,霸气正能量

刘嘉宁
判断推理

深耕判断10年,人美实力强

车轩
行测理科

骨干师资,8年教学经验

李艳
面试

聚焦学员,6年面试深耕经验

杨松
行测理科

中公骨干,九年教学经验

石惠胜
申论

深耕申论10年,金句御姐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即日起,享受会员权益

  • 终身卡¥122
  • 年卡¥42
  • 月卡¥39.9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会员免费
  2. 会员优惠
  3. 专属顾问
  4. 专业团队
  5. 专属优惠
  6. 前沿分析
  7. 职业规划
  8. 就业指导
  9. 福利活动
  10. 会员售后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