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勒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苛勒

教育心理学常考人物——苛勒

苛勒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人物,而苛勒的理论大多与“顿悟”相联系,教师招聘考试中关于苛勒的考点一般出现在教育心理学中的一般学习理论,苛勒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另一个经常出现的考点就是在学习迁移中的早期迁移理论。今天,我们就来细数一下苛勒的理论和有趣的动物实验。

苛勒是德国心理学家,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的创始人之一,关于格式塔心理学在考试中的的考点较少,这就不过多阐述。我们重点结合结合苛勒的实验来学习其理论。

心理学上有句俗语:“巴普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纳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苛勒的猩猩抓香蕉。”苛勒比较的实验就是黑猩猩实验,其中包括两个:“接竿实验”和“叠箱实验”。首先是“接竿实验”,苛勒将饥饿的黑猩猩关在笼中,笼外远处放置香蕉,并在笼与香蕉之间放置数条长短不同的竹竿,每条竹竿的长度,均不能单独用来取到香蕉。刚开始黑猩猩用手和不同的竹竿尝试着去取香蕉,但是并不,此时黑猩猩没有继续尝试,而是找地方坐了下来,端详思考了一会,之后,在某个时间突然站起来走上前去把两天竹竿接到了一起并的取到了香蕉。其次是“叠箱实验”,苛勒将饥饿黑猩猩关到一间屋子中,屋顶悬挂着一串香蕉,屋内还有2个箱子,饥饿的黑猩猩一进屋后就尝试着抓香蕉,但是在尝试了几次之后并没有,此时,黑猩猩并没有继续在尝试,而是坐下来思考了一会,然后突然走上前去把2个箱子叠到了一起,爬上箱子取到了香蕉。这两个实验的结果震惊了苛勒,根据后续的细致研究,苛勒得出了他的学习理论:完形顿悟说。

其理论包含两个方面: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实验中黑猩猩都是在尝试失败过后思考了一会,然后突然醒悟,苛勒认为这是一种顿悟。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关于“完形”我们可以理解成对情境中事物的关系,大猩猩正是发现了其身高和两个箱子的高度以及香蕉悬挂的高度的关系,才取到了香蕉。

苛勒的另一个经典实验是“小鸡啄米”的实验。苛勒先是放置了2块纸片,一片是深灰色,一片是浅灰色,苛勒在浅色的纸片上放置米,在训练了多次之后,小鸡终于知道要去深灰色的纸片上啄米,然后他把浅色的纸片换成黑色的纸片,继续观察小鸡的情况,这里面有2种情况,假如小鸡继续到深灰色的纸片上寻找食物,那就证明了相同要素是迁移的条件,假如小鸡去黑色的纸片上啄米,那么可以证明迁移发生的条件除了迁移情境中有相同要素之外还有对于相对关系的认识(相对更深的纸片上有食物),带着这样的疑问,苛勒开始了实验,他发现了小鸡面对新的情境有些犹豫,然后70%的小鸡迅速走向了黑色纸片,30%的小鸡跑到了深灰色纸片前,这个实验结果同样震惊了苛勒,苛勒由此得出他的迁移理论:关系转化说,苛勒认为迁移取决于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小鸡正是认识到了一个相对关系:黑色的纸片相对于深灰色来说颜色更深,正是对于相对关系的认识促进了迁移的发生。

苛勒的心理学思想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心理学的知识一直作为重点来考察,其中对于各位心理学家及其理论观点的考查比重逐渐上升,复杂度逐渐增加。例如对于桑代克、斯金纳、托尔曼、奥苏贝尔等的考频增加,甚至一些细小的知识点也频频出现。这一部分主要考查的就是对各个人物的观点、地位和代表作的对应,主要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那么今天我们就针对于其中一个重要人物—苛勒的思想进行介绍,以期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人物介绍

苛勒(1887-1967)是德国的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1887年,苛勒生于爱沙尼亚,他先后在德国杜平根、波恩、柏林大学就读。1909年在柏林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期间,他与另外的心理学家考夫卡、韦特海默创立了格式塔心理学。

二、代表作

《价值在事实世界中的地位》、《心理学中的动力学》、《格式塔心理学的任务》等。

三、主要观点

1.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观点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意思是指“能动的整体”,因此他们主张从整体的角度去研究心理学,又称为“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学派主张人脑的运作原理是整体的,整体大于部分只和。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而反对冯特的意识分解为元素的观点。

2.完形-顿悟说

苛勒通过大猩猩取香蕉的实验,从而提出了与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相对立的第一个认知学习理论──完形-顿悟说。

苛勒发现黑猩猩在面对问题情境时,在初次获取食物的行为不之后,并未表现出盲目的尝试-错误的动作,而是坐下来进行沉思,观察整个问题情境,突然显出了领悟的样子,并随即采取行动,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就是所谓顿悟,而顿悟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建一种心理完形。他因此提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这种完形倾向具有一种组织功能,能填补缺口或缺陷,使有机体发生组织和再组织,出现一个又一个完形。

3.学习迁移的关系转化说

苛勒通过小鸡逐米实验提出了迁移的关系转换说观点。他根据小鸡能够把木板的颜色和是否有米的关系迁移到别的情境中,而提出情景中的关系对迁移起了作用,即迁移的产生依赖于两个条件:一是两种学习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关系;二是学习者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和顿悟。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并不取决于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的要素,也不取决于对原理的孤立的掌握,而是取决于个体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