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的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那么个体的身心发展又具有哪些规律,又该如何理解呢?很多同学总是容易混淆,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又是中学教资科目二的考试中的重点内容,题型多样,主要以单选为主,也可能出现在辨析、简答及材料分析题的理论基础。因此,大家在备考时,不仅要对此知识点进行识记,更要进行理解。中公教育老师将帮助大家系统梳理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的知识点,以便帮助大家更好理解相关考点,快速!

一、考点梳理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及个别差异性。

(一)顺序性

【含义】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含义解读】顺序性强调个体发展的顺序,即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例如人的发展都是先经历童年,再步入中年,最后进入老年,这个顺序是低级到高级且不可逆。

【关键词】由……到……,不可逆

【教学启示】教学应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俗语】孟子:盈科而后进

《学记》: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坏乱而不休

《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二)阶段性

【含义】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含义解读】阶段性强调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发展任务及矛盾。例如,幼儿阶段的学生是以直观动作思维为主;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中学阶段的学生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时应分阶段教学,对待不同阶段的学生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应将对待中学生的方法对待小学生。

【关键词】A阶段的学生以……为主,B阶段的学生以……为主

【教学启示】教学应分阶段进行,不可“一刀切”“一锅煮”。

【反例】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成人化(用对待成人的方法对待小学生,将小学阶段的特点和成人阶段的特点混为一谈,因此违背了阶段性。)

(三)不平衡性(不均衡性)

【含义】①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②个体内部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

【含义解读】不平衡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即同一方面不同速。例如身高,孩子在小的时候个子长得会快些,而进入初中之后,身高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成年以后,甚至不再长高了。这就说明在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是不一样的,是不均衡的。身高和体重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为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和青春发育期。

二是: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即不同方面不同步。例如王阳明在五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但他却可以默背众多藏书,这就体现了王阳明在五岁的时候语言表达能力还未成熟,但记忆能力已经成熟了,说明在同一个体内,不同方面的成熟时期或发展水平并不是同步的,有先有后。

【教学启示】抓关键期,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期及时地进行教育。

【补充】关键期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所提出来的,是指在某一时期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过了关键期就一定不能发展了,过了关键期只是发展的会比较慢而已。

【俗语】《学记》: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四)互补性

【含义】一方面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另一方面,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含义解读】互补性即上帝给我们关上一扇门,也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生生互补,例如盲人的听觉器官以及其他器官会特别灵敏;二是生心互补,例如有些人生理有缺陷但心理仍然很坚强,俗称身残志坚。

【关键词】互补

【教学启示】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五)个别差异性

【含义】个体发展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含义解读】不同的人存在差异性,一是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二是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例如有的人聪明早慧、有些人大器晚成。

【关键词】有的人……,有的人……

【教学启示】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俗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闻斯行诸;西邻有五子;夫子施教,各因其材

【快速识记】我们通过,“顺阶互不差”这种方式形成知识的整体框架识记考点。

二、易混点辨析

(一)顺序性VS阶段性

顺序性:强调顺序不可逆,由……到……,先……后……,从……到……

阶段性:强调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例题:

孩子的思维发展是从直观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顺序性)

小学生的发展以直观形象为主,中学生以抽象逻辑为主(阶段性)

(二)不平衡性VS个别差异性

不平衡性:强调同一个体内

个别差异性:强调不同个体之间,有的人……,有的人……

例题:

初三的忠忠生理发育已经成熟,但心理仍然很脆弱。(不平衡性)

一般来说,女生的生理发育速度要快于男生。(个别差异性)

三、再现

1.李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特长,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连续性 D.差异性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及个别差异性。

选项A,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要循序渐进。

选项B,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因此作为教师要分阶段教学。

选项C,干扰选项。

选项D,差异性是指个体发展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作为教师要因材施教。

题干中,李老师根据班上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有的放矢进行教学,体现了因材施教,符合个别差异性的规律,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D。

2.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着力施以相应的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反映了教育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

A.顺序性 B.稳定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及个别差异性。

选项A,顺序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要循序渐进。

选项B,干扰选项。

选项C,不均衡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个体内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个体内部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教师要抓关键期。

选项D,差异性是指个体发展在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作为教师要因材施教。

题干中描述教师要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本题选C。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