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理论-建构主义
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个考察频率相对较高的考点,需要大家重点备考。今天带大家梳理一下有关建构主义的相关知识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以下四个观点: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和教学观。
一、知识观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例:新课改之前我们写标准答案,而现在写参考答案。所以知识只是当前有限知识水平的一种假设,会随着时间而变,具有动态性。】
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
【例:水的沸点在平原和高原上由于海拔的高低变化发生变化。所以知识具有情景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对这些命题都会有同样的理解,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知识具有主观性。】
二、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丰富、潜能巨大。
【注意:这个知识点可以和学生观中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起备考。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老师不能以现在的成绩、眼光评价学生的以后、未来。】
2.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认知风格,每个人的理解往往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三、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是不能按头饮水。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吸收知识,老师也不能采取满堂灌的形式,而是应起到引导者的作用。主动性对应了新课改学习方式中的自主学习。】
2.社会互动性。
【注意学生共同体在学习中的作用,运用合作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建构认知结构。例如:课堂中经常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合作能力。社会互动性对应了新课改的合作学习。】
3.情境性。
【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例如:在玩跷跷板游戏的过程之中,学生自行探究杠杆原理。情境性对应了新课改的探究学习。】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河南商丘学院教师招聘公告
- 2025北京师范大学台州实验学校招聘教师10人公告(浙江)
- 2025山东青岛市胶州市山东省公费师范毕业生专项招聘36人公告
- 2025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招聘专任教师32人公告
- 2025江苏南通市海门区教体系统面向普通高校毕业生招聘教育人才拟聘用人员公示
- 2025天津师范大学招聘部分博士层次专业技术岗位报名截止时间公示(第12批)
- 2025天津师范大学第一批招聘(博士层次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资格审查(一)
- 2025山东寿光一中校产仓库管理员招聘1人公告
- 2024海南三亚市天涯区教育系统招聘幼儿园编制教师面试成绩、综合成绩、入围体检人员名单及体检相关公告(6号)
- 2025山东淄博定向公费医学毕业生考试成绩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