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申论范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事业单位申论范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量,以培育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支撑,以推动经济社会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是新时代出现的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知识密度大的生产力新水准和新质态。

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所具有的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目标紧密契合。新质生产力具有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科技进步引发的创新动能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之源,升级壮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载体。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和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若干自主研发、的尖端技术,拥有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前沿技术,全面国家科技竞争力;形成系统协调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的加速产生与产业化应用提供广阔平台与坚实,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型工业化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可以将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过程理解为“科技创新—产业变革—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过程,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让新质生产力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使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对高质量发展的牵引与支撑作用,必须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有机衔接,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重要载体;以新型工业化为推进路径,以数字化、绿色化赋能产业结构深层次变革,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个新词儿的提出,反映出我国经济由“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中所形成的先进生产力,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相契合,与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前进方向相一致,是承接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生产力新质态。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