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及参考答案2024.09.27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面试每日一练模拟题及参考答案2024.09.27

【模拟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解释含义,揭示道理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红色资源承载着红色基因,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生动的教材,是淬炼广大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营养剂”。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意在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要运用好红色资源,对于学习党史、赓续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和红色江山至关重要。

二、分析用好红色资源的重要性

(一)淬炼党性,让学习教育“深”起来。贵州是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之一。长征资源、红色资源较为丰富,从革命文物角度讲,长征不可移动文物有753处,迄今有革命老区县41个。利用这些红色革命历史纪念场所,能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新中国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更让人们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增强内心的党性修养,做到“行程万里,不忘来路,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二)以史育人,让学习教育“实”起来。无论是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党工委政治部机关党支部以“祭英烈·学党史”为主题,将主题党日活动开到一线,还是遵义务川自治县充分利用本地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等丰富的红色资源,围绕红三军在务川期间留下的红色故事,融入该县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成就,开发了体现务川特色的系列“微党课”《信仰的力量》《追寻红色足迹-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等,都极大了讲史鉴今、以史育人的良好成效。可见,在“实处”大力弘扬红色精神,才能让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营养、振奋精神、担当作为。

(三)创新方式,让学习教育“活”起来。从广东南岭干部学院围绕“红军长征粤北突围”等革命历史主题,以现场教学为主,通过讲授、情景模拟、研讨互动等教学方法,推出《红军长征粤北突围》等课程,开发现场教学点和多条特色教学线路;到一些高校紧跟时代,推出“思政课VR体验”,以VR技术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由此可见,会用且用好红色资源增强了学生们的实地观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教室,也让红色文化资源走进了课堂。因此,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用好红色资源,创新红色基因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三、结合实际谈落实

(一)深挖红色资源,活化红色基因。一方面是立足丰厚的红色资源,自主开发特色文化产品。例如编制中国共产党精神图谱手册和精挑细选红色教育基地,使红色基因活化为可看、可听、可读、可续的文化产品和精神食粮。另一方面是开发研究红色资源的长效机制,积极响应“党的诞生地挖掘宣传工程”号召,与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会址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合作共建,加入红色文化宣传教育联盟,做好与红色基因的“无缝链接”。

(二)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精神。一方面开展“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展览、“寻访红色足迹、激发红色动力”等系列红色教育活动,让广大党员重温党的伟大历史,筑牢信仰之基。另一方面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拉近历史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让红色资源和党史故事活起来,党史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在编印红色资源导图手册的基础上,同步制作在线电子导图,通过扫描二维码,能在手机app和微信小程序上实时查看红色故事,了解史实。

(三)加强教育引导,抓好红色传承。只有把传承红色基因根植于学校教育教学中,通过多种渠道改进红色教育的形式,丰富红色教育内容,才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学校教师责任重大,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身品格建设,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只有做到课堂内外言行一致、自觉践行所教所讲,严于律己、表里如一,才能真正用理论引导学生、用情感感化学生,进而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相应部门及时面向大众广泛选拔讲解员并展开业务培训,从而打造一批批优异的红色故事讲解员。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让红色资源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李明)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