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_中公网校
400-900-8885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知识点·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苏轼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修炼的宁静欣悦的心境,感悟苏轼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

  2.反复诵读,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3.尝试朗读、品味词句和对话体验,探究苏轼隐含在文字深处的独特心境。。

  4.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文中重点语句,探究苏轼隐含在文字深处的独特心境。

  【难点】感悟苏轼豁达和超然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相信同学们都有过旅游的经历,可是否有过夜游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跟随苏轼夜游一番,相信在赏景之余,同学们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让我们走进课文《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文本,注意语音正确、流畅。

  2.借助课下注释,学习本文的重点字词。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适当选取词语进行讲解。

  明确: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

  行。散步。

  遂。于是,就。

  相与。共同,一同。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3.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本文讲的是苏轼在一个月色清明的晚上和好友张怀民一起游览承天寺的事。

  (三)深入研读

  1.学生独立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明确:原文中的句子“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一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2.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说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板书:景 月色 竹柏】

  作者描写了月色、竹柏这些景物。月色具有皎洁的特点。竹柏具有姿态优美的特点。

  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积水空明”四字来比喻庭院中皎洁的月光,“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藻荇交横”写出了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烘托出一种静谧、幽静的氛围。

  3.结合本文的创作背景,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明确:教师为学生介绍本文的创作背景——此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作者这样说,有两层意思:第一层,“闲人”指清闲的人,作者被贬至此,没有了事务缠身,所以很清闲,这里作者是自嘲自己和张怀民,表达了作者惆怅、郁闷的心情;第二层,正是因为自己被贬,才能够有闲情逸致来欣赏这美丽的月色,而这样的景色也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懂得欣赏它。所以,作者又流露出对随遇而安、豁达乐观、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板书:情 郁闷惆怅、乐观豁达】

  (四)拓展延伸

  想象在夜游的过程中,苏轼可能会对张怀民说些什么?

  (五)小结作业

  小结:请同学们带着积极乐观的情感朗读本文。

  五、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景:月色、竹柏

  情:郁闷惆怅、乐观豁达

(责任编辑:张宁克)

直播公开课
网校师资
会员免费专区
会员特惠专区

日利奇之5-20下,学生用户胡

  •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68
  • 终身会员 ¥198
尊享12大会员特权
  1. 好课免费

人工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900-8885

课程咨询请按1
售后服务请按2
9:00-21:00 节假日不休

商务合作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

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
中公网校小程序
精选免费公开课
中公网校视频号
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
中公网校极速版APP
资讯答疑试题
中公网校公众号

Copyright©2000-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18183号-41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