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逻辑填空指点:语句填空如何“接”得好?
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有一种题型,给出我们一个文段,从文段中摘除一句话,然后让我们以选择的形式将文段还原,这种题目被称作语句填空题。在考试中虽然考查数量不多,但却是逢考必出,而且难度较大。每每出现都令考生抓不住要点,总是在答题时感觉似是而非,结果一个都不对,让很多人叫苦不迭。常言道“技巧不对,功半事倍”,怎么有技巧的接好语句填空呢?
一、浅析命题原理
文章写作基本有着统一的过程:首先,根据写作意图确定文章立意。其次,选择恰当材料确定文章体裁。再次,根据素材内容组织文章结构。最后,检查语句有无病句错字错误。从出题的角度看,所选摘除的语句在原文中可替代性不会过强,一句可有可无的话无助于考查考生文字阅读的能力,故而“所出之句必有来历”,在文中一定承担着不可或缺的功能。这种功能决定着它的独特性,并且一定能从文中分析得出。
二、做到对症下药
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段结构中的作用各有不同:
段首句——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段中句——承上启下
段尾句——总结全文/总结上文
根据句子位置承担的不同功能有的放矢的分析所处位置的句意、感情倾向,对照选择。
【例】
热水和冷水混在一起会变成温水。但是,温水不会自发分成热水和冷水。热量只能从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单向传递,这一原理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果用分子这一微观视角看这一定律,物质的温度取决于其中沿着随机方向运动的分子的速度。分子运动速度快就会变热,速度慢就会变冷。但是数量庞大的分子运动时,各个分子的运动速度不是固定的。说到底,温度只不过是以不同速度运动的分子的平均速度罢了。因此,如果能够从以各种速度运动的分子中,只筛选出运动速度快的分子,从理论上说,就应该能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句子是:
A.从温水中单独提取出热水
B.从温水中自发分出冷热水
C.不使用能量就把冷水烧开
D.不通过传递就把热水变温
【参考答案】A
【中公解析】确定思路:划线处位于文段尾句,起总结全文/总结上文的作用,应梳理文段全文,进行概括分析得出尾句语义。文段首先指出热水冷水可以混合成温水,但这个过程不可逆,并说明原因;接着指出物质的温度取决于分子运动速度;最后以“因此”总结说明,如果只筛选出运动速度快的分子,就能得到空缺处所需结果。尾句总结全文,由此可知筛选出运动快的分子,即提出热水,故应填入表示可以从温水中提取热水的句子,A项当选。B项,“自发分出冷热水”不等于提取热水,排除。C项,文段未体现“不使用能量”,排除。D项,“筛选出运动速度快的分子”意味着提取热水,而非将热水变温水,排除。故本题选A。
通过例子可以看出,语句填空的重点在于明确文段中缺少的句子所发挥的作用。在明确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文段的内容与讲述主题,从逻辑层面寻找合适的句子,就能正确率。
(责任编辑:李明)